書名:告白
作者:湊佳苗
出版社:時報文化
出版日期:2009/09/03


國中校園裡的告白,原本應該是青春扉頁中最青澀甜蜜的篇章
然而本書的「告白」卻是極富衝擊性與顛覆力
當學生不再天真、當教師不再神聖,到底是否該堅持自己的立場?
由一位單親媽媽的教師喪女事件開端,幼小的女童溺斃在校園泳池
女教師赫然發覺非單純意外事故,而是班上兩位同學謀劃造成的
十三歲的學生何以對四歲女童下毒手?身為母親也是導師的女教師在明白真相以後該是寬恕還是復仇?

事件周圍的角色們:女教師、A同學、B同學、及相關者娓娓敘述著他們的告白
捨棄教師神職而選擇母親身分的女教師,在班上公開了A、B同學的罪刑
並坦然告白她的復仇計畫,有誰能夠苛責?
而被留下的班級,班上同學又該如何對待犯下罪行的兩位同學
當排斥行動演變成校園暴力之時,錯的到底是那一方的學生?
為了逃避同學眼光而躲在家中的B同學,因破壞了母親對自己的期望而痛苦與壓抑
緊繃的親子關係中母親的關懷與愛護卻是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,這份痛苦難道罪無可赦?
主謀的A同學聰明冷靜,成績優異、得過全國科展獎
在失去母親關懷中孤寂成長,看似前途不可限量的天分背後是冷血還是熱情?

一場母親與兇手的角力,交織著師生、親子、同儕的複雜關係
悔恨與救贖在最後是否能夠存在?人心的告白將揭曉一切答案!



(以下涉及劇情)


這是近期我大推的推理小說,剛好跟前一陣子死刑廢除與否有可以沾上一點邊
當法律刑責無法定罪加害者時,被害者家屬心境是如何沉痛
我們是凡人不是聖人,「原諒」兩個字說起來簡單,但是卻是最難做到的
書中的女教師,完全放下了教師該有責任,走上身為一個母親的復仇之路
然而怎樣的復仇對於毫無悔意的A學生來說是最痛的呢?

第一章<神職者>開頭看似無觀緊要的談論推廣每日牛奶活動,最後竟然復仇中最重要的工具,銜接之妙
看似帶著最後一點仁慈的復仇,其實是最險惡,是否會感染、何時發病,對於未知的恐懼才是一種折磨
第二章<殉教者>很寫實呈現了校園霸凌的層面,無關正義、是非,單純是一種群眾的暴力
讓人聯想到名著<蒼蠅王>、動畫<無限的未知>場景,越是孩子的天真,有時更有著單純的惡意
接著兩章為B同學及其家人部分,討論了親子之間的期望與現實,個人認為不若前兩章來得出色
最後<信奉者>傳達了A的心路歷程,渴求母愛而被母親拋棄的少年,散發出的是絕望之音
所有行為竟只是單純想引起母親注意的舉動,沒有強烈的殺意,仍舊是個「孩子」,但是個擁有天才卻無視人命的「孩子」
女童的死亡只不過是想引起母親注意的道具罷了,沒有強烈殺意的殺人行為,如同摘取路邊野花般的自然

所以沒有悔意的純粹之情,如何制裁?

奪取其最重要的人讓兇手有相同的痛苦感受,但要把無關的人牽扯進來又囿於道德良心
最終章女教師的手段是成功了,而且手上並不沾任何血腥
我們會感於凶手終於有了報應,但是又恐於一名母親復仇手段的冷酷
如果執法者連受害者家屬的傷痛都只會漠視,以「大愛」、「人權」的名義要我們去寬恕、去原諒
終究法律將不受人民所信認依賴,那將會誕生多少如書中由神職者化為復仇鬼的母親呢?



題外話
沒想到首篇小說心得是這篇,因為佔領我放間空間的不只是轉蛋盒玩PVC,還有成櫃的漫畫小說
尤其啃食推理小說為樂的我,一大排滿是島田莊司、東野圭吾...等系列作
曾下過宏願等模型心得整理差不多後要來補完心得,不過想也知道有其難度(模型部分都看不見盡頭了...)
後來想挑經典來寫好了,但是光是要先從占星、奇想天慟、還是惡意、殺人之門、或是十角館、時計館...哪一本開始也就頭疼
那再想說從新書看完就先寫好了,可是首篇不是我最愛的島田又不甘心
想過一輪以後就這樣擱著了,沒想到會這樣以這篇為開端出現
剛好要寫篇好書介紹,正好藏書也有這本,就寫了
寫一半不過癮,加上了後半段就拿來用了,完全是意外之舉
萬事起頭難,也許剛買的三津田信三<如山魔嗤笑之物>可能就會強迫自己寫出來吧
不過依舊不是本命作者...果然無法事事盡如人意

全站熱搜
創作者介紹
創作者 Sizer 的頭像
Sizer

愛與敗家的殿堂

Siz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